top of page
心路历程 011 寸金难买寸光阴 (4)

 

曾经有人将人生做这样一个比喻:如果人的一生是活到八十岁,早上六点钟出生,然后在第二天早上六点钟离开这个世界。那么你现在是在那一个点钟?

 

将八十岁分成四等分, 那么每二十年就是等于六个钟头。老吴现在是七十岁,已经是清晨三点钟,等待黎明破晓的来临。老吴是时间管理并不是刚刚好按照二十年来分阶段的。比较切确地来说应该是:

 

十岁以前是懵懵懂懂的

二十岁以前都是被父母及老师逼着去赶时间的

二十岁到三十五岁特别注重“效率”--- 老吴的时间管理第一阶段

三十五岁到五十岁特别注重“效果”--- 老吴的时间管理第二阶段

五十岁到六十五岁特别注重“实践能力”--- 老吴的时间管理第三阶段

六十五岁以后特别注重“适合年龄,适合体力”--- 老吴的时间管理的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时间管理的特征

 

以一天二十四小时来看,老吴的第四阶段时间管理是处在半夜到清晨的这个六个小时里面。由于年纪的关系,体力,气力,及心力都不如从前了。

 

1)体力下降:因此比较用劳力的事情就需要用其他方法来完成了,也因此效率高的工作方法与道具就很重要了。

2)气力下降:所谓气力就是一个冲劲。孔子说:中年戒之在斗。就是要避免过度竞争及一时冲动。年纪大了,难免做事情会思前想后。虽然说得好听一些是思虑成熟,但是冲劲不足,错失良机是在所难免。

3)心力不足是因为体力下降,气力衰竭。纵然有一个想法,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做起来也就有气无力了。如果此时还不肯量力而行,定下许多不切实际的目标,结果就是失望多多了。比较不好的结果,就是成天唉声叹气,老了,老了。

 

如何量力而行

 

从字面上来看,量力而行,可以视为不图上进,也可以理解为明哲保身。或许一句古话可以更进一步来诠释“量力而行”这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通应变者为英豪。识时务,知道什么是大势所趋,有时是不难,但有时又是不那么容易。跟着大潮流走,是不难的。看着自己正在走下坡,想要回头,就不那么容易了。改变自己是需要花上加倍的力气,但是气力衰竭,又那里来力气呢?

 

所以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及短处,又能够知道自己的体力,气力,及心力的状态,那么量力而行就是很有可能了。有了清楚的了解,用比较长的时间做比较少但是有意义又能心满意足的事情,纵然效率不高,又何妨。心态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关键。

 

最近这几年我给我自己定下一个规定,一年只工作六个月,剩下时间旅游,爬山,种花,种菜,陪老婆。有些年我完全做到了,有些年是一个星期工作两到三天, 有些年是一整年都在工作。整体来说,我已经开始放慢脚步,开始过所谓的“慢生活”的日子,享受“慢时间”。

 

要在这一段等待黎明的岁月中过的有意义,又很充实, 好的时间计划还是必须的。拿旅游来说, 在我体力还行的时候,我尽量去游大山大水,享受大自然的美景。等我走不动的时候,才回到城市的博物馆。有了这样的愿景,于是我两头兼顾:继续在后院除草,种花,种菜来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体力; 也继续在博物馆做义工,没有远离城市。在享受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也为将来准备。

实际例子

如果要再说一些实际的例子,我就根据体力,气力,及心力来说吧:

 

体力 – 体力下降的同时耐力也不持久了,因此比较大型的除草机就能帮助省力了。估计再几年我就有需要升级到除草车或是电动除草机了。为什么我不选择雇人来除草呢?我的理由是在我还做的动的时候,我尽量自己亲自做户外的维修工作。这样我有固定的运动量及接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

 

气力 - 学习新的事物 – 虽然我有心学习新的事物,但是常常是五分钟热度。纵然有了开头,但是常常无法坚持下去。要保持那种一鼓作气的精神是不容易的。 在过去十五年的顾问生涯里,我学习了许多新的事物。最重要而且有显著影响力的是学会中文打字,学会用使用手机上的软件,微信,滴滴打车,美团订餐,共享单车,。。。他们帮助我有效地与人沟通,方便旅行到不同的地方,。。。

 

这些增加生产力的工具的学习都是依靠与年轻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说学就学了。有贵人相助,有学习及使用的环境,学习新的事物就不是难事了。感谢从年轻人那里感染到的冲劲。记得在老吴游记004 泉城旧事那篇文章里,我提到“年轻真好。 有朝气, 有创意, 也很勇敢”。那是肺腑之言。

 

心力 - 记得当初刚刚进入管理工作时,雄心勃勃,一心一意要更上一层楼。有一次去上了一门有关如何规划未来职场生涯的课。里面提到很多人在规划职场生涯的时候,忘记将年纪及家庭状况这些事情加入考虑当中。还以为到了五六十岁仍然有超强的记忆力及理解力来跟二十或是三十岁的小伙子来比拼。结果事倍功半。经过这样子的提醒,我觉悟到事业的成就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也因此我画地自限,不要让过多的工作旅行太大影响家庭生活。也开始思考什么样子的工作是愈老愈吃香, 能够老当益壮,再次腾飞。如今的顾问工作正是我喜爱的,是一个适合年龄,适合体力的工作。

 

返璞归真,万事皆有定律

 

有一部很不错的日本影片 “人生果实 ” 值得一看。里面特别提到:风吹树叶落,落叶生肥土, 肥土丰香果, 孜孜不倦,不紧不慢,人生果实。。。缓慢而坚定地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没有遗憾,只有感激。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勤劳而优雅地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来过。真正地去生活而不只是活着,让人感觉到活得越久,人生会愈加美好。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7411q7ea/?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T4y1374U?from=search&seid=9049830652130357030

 

 

圣经上在传道书第三章里面写道:天下万物都有定期,凡事都有定时。出生有时,死亡有时; 耕种有时,拔出有时; 。。。后来这段经文还被编成一首流行歌。老吴将这首歌送给大家作为结尾的一个小礼物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对于每一位,力求上进,珍惜时间的人,他的心态总是在少年时。。。共勉之。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A4NTkxMzY0.html?spm=a2h0c.8166622.PhoneSokuUgc_7.dscreensho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4983sAoLd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