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吴游记 023 - 东方明珠 (2)
来上海玩的游客们,第一件事当然是去外滩,然后过黄埔江去东方明珠玩。除了观光,当然就是吃各式各样的美食。南京步行街就是美食天堂。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是 “民以食为天“。老吴这集就来回忆一下那几年在上海享受过的美食以及一些特殊的情景。
家人来上海以前的美食
在希尔顿酒店斜对面有一家 “永和豆浆“,是当时 (2001年)在上海为数不多的永和豆浆店。在希尔顿住的那两个月当中,我经常光顾那家豆浆店。好景不长,我受不了酒店门口那些生意人的骚扰,终于请秘书给我换了一家离公司近一点的酒店。在新华路与番禹路交叉的上海银星假日酒店就成为我的第二个家。那个酒店斜对面就是 ”避风塘“,右边就是电影城。
避风塘
避风塘是我的美食天堂,不只有我喜爱的各式各样香港点心, 还有海南鸡饭,艇仔粥,在那里我也开始爱上了广东的煲汤。当我的家人见到我的时候,吓了一大跳,我的腰围变粗了不少。有一天,我一大早就去避风塘吃早餐,吃完以后,在路口看到一起公交车与自行车擦撞的事件。他们在那里吵起来,而且吵的蛮久的。好像大家都不着急上班似得。我因为有心学习上海话,就在那里耐心地听他们吵。晚上我跟我爱妻通电话时,我告诉她早上发生的事情,还说他们很是无聊,吵那么久。我的妻子反问我不也是很无聊吗,干嘛不上班,在那里听人家吵架。让我大吃一惊,。。。忘记了异位思考 。。。我也是很无聊的呀。
天天渔港
经常与同事去天天渔港聚餐。有一次是从苏州回来,也去天天渔港吃一个夜宵。天天渔港的美食我没有记得多少倒是那一次夜宵的特殊经验让我永生难忘。在苏州开会完以后,我们有一个领袖的风采的培训。我一时兴起,也参与其中。结果我们队惨败,我这个当领导的前后一共被罚做了85 个俯卧撑。到了天天渔港吃夜宵的时候,我的手根本举不起来。看着桌上的美食,只有望洋兴叹。
第二天一位同事介绍我到附近的按摩院去按摩。按摩老师傅花了好大劲才将我的右臂按松开来,左边的手臂还是硬的像木头一样。最后老师傅建议用针灸来解决问题。我问他的针有消毒吗,他只是用打火机的火将针烤一烤就算是消毒过了。但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在左臂上扎了三针。当第三针拔出来的时候,我就觉得好像锁被打开了。我的手臂就可以活动了。我喜出望外要给他小费,他说不必了,小事一桩而已。
上海老站饭店
在家人来上海之前我去了两家本帮菜餐厅:静安寺附近的百乐门以及徐家汇天主教堂对面的上海老站饭店。上海老站饭店是一家很有特色的餐厅。餐厅里面有两辆火车头,一辆是清朝慈禧太后专用的火车,另外一辆是宋庆龄专用的火车。许多到那里吃饭的客人都免不了要去车厢里打卡照相一番。后来家人来了,我们就特别到车厢里面吃了一顿晚餐。
我在上海老站饭店吃的众多美食当中,特别有印象的是:醉吓,熏鱼,八宝鸭,红烧肉,白斩鸡,水晶虾仁,小笼包,小杨生煎包,马兰头,当然啦,还有一些周边的江南菜:大闸蟹,东坡肉,等等。
说起马兰头,还有一件趣事。2015年我在深圳工作了几个月,有一天去一家新开的上海餐厅吃饭,我点了一道香干马兰头。当菜送上来的时候,服务员问我是不是上海人。我问她是什么意思。她说,餐厅开业几天了,我是第一个点香干马兰头的客人。厨师让她出来问我是不是上海人。他好出来与老乡见一见。我转头一看,厨房门口正有一个人探头往我这边瞧。真不好意思,让他失望了。经过十五年,老吴的胃口变淡了许多。马兰头与拍黄瓜是我的首选。
家人来上海以后的美食
豫园
我们家孩子特别喜欢小杨生煎与小笼包,要吃小笼包当然要去豫园排长龙吃那个有名南翔小笼包了。在豫园我们也去绿波廊餐厅让孩子们见识一下众多外宾来吃饭的高档餐厅。除了八宝鸭,虾子大乌参一些经典的本帮菜以外,他们还有一些孩子们喜欢的迷你小点心。一口吃的小粽子比五芳斋的大肉粽更能吸引他们。
在下楼出门的时候我们也顺便观赏挂在墙上的一些外国贵宾来这个餐厅的照片。忽然我儿子说,那个美国总统没有专心照相,他在看旁边的女生。我来不及像 “我爱上海的理由” 那首歌里面的爸爸一样,用手捂住孩子的眼睛。只好说,小孩子不要乱看。说实在已经太迟了,两个孩子都已经知道所谓 “色眯眯的眼睛” 是长的什么样子了。
老吴喜欢对联,在豫园看到一个很不错的对联,特别分享给大家。

美国式的中餐馆
在一开始的几个月家人每天都开心地享受正宗的中华美食。吃过了扬州炒饭,孩子们都说再也不吃美国式的中餐馆里面的炒饭了。说归说,隔了几个月家人忽然想念起美国式的中餐馆了。问我有没有这样的一个餐馆。我说没有。没想到,几天以后我太太居然从她的朋友那里打听到有一家美国式的中餐馆。于是我们全家去那里见识一下。餐厅没有什么特殊的装潢,当我们打开门进去的时候,我们都傻眼了。满屋子坐的都是黄头发蓝眼珠的外国人。他们也傻眼了,怎么进来了一家本地人。
做顾问时候来上海的美食
二零一九年我再度到上海工作了几个月,再度享受很多上海的美食。其中有一家餐厅让我至今念念不忘。倒不是因为他们的美食,只是因为一个谜。这家餐厅名字是 “二师兄的脊梁” 。平常我吃的清淡,在这家餐厅我破例大吃了一顿蹄膀。小小的餐厅里面居然有一个小隔间。上面写着 “禁止入内,防止误伤”。我很是好奇,想进去看看。为了不闹出什么大动静,于是有一天我选择了一个人少的时候去吃晚餐。但是不知为什么,走到了布帘门口,我又退却了。后来一直到离开上海,我都没有再 回去那家餐厅。也不知道布帘后面是什么秘密。


在老吴游记第六篇里面我提到:偶尔在午夜梦回之际,会想念到那支小猴子 - 大师兄的后代。。。。现在又加了一个二师兄的习武场。。。。在第十二篇梦回嘉兴里面我提到: 人世间的缘分有时竟是如此不可预料,噶然中断,再回头,已经无处可寻了。。二师兄的习武场大概也是这样子,下一次我再回到上海时,那家餐厅或许已经不存在了。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经历。某一些事情,虽然还不至于让你痛心疾首,但还是有一点小小的可惜了。。。 不过,没关系,柳暗花明又一村,明天会更好,说不定,再来的机缘反而会是更加美妙的。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