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心路历程 005 - 山中方七日 (2)

温州雁荡山归来我爬山的信心大增。于是在第二次到国内服务时就定下更具体的爬山计划。先从上海郊外的佘山开始,然后庐山,然后黄山。若是有可能,那就再加一个华山。在庐山与黄山之旅之间,我去了一趟常州。在常州的朋友给我庆祝生日,还替我安排在香格里拉酒店过夜。这又让我想起来山中方七日,世间几千年。于是又再度提笔写下我的心路历程。

 

开始“阿帕拉契小径”的2200英里长征是我今年的十大目标之一。算是难度比较高的一个目标。如果只是偶尔爬一次山,其实倒也不难。但是要持之以恒的锻炼与全方位的准备,那就除了金钱与时间以外,还要加上决心与毅力了。从雁荡山回到酒店的路上在地铁站看到一幅振奋人心的励志广告:“路,用以跋涉,前行。把困难甩在身后  ---  我是决心”。这是一个多么庄严强有力的宣言啊!

IMG_20190506_175514.jpg

不像庐山,有许多人文观光景点,而且大部分地方游览车都可以到达。爬黄山是要真的拼实力的。许多朋友都劝我要量力而行。以一个工程师的思维来说,不经过验证,怎么知道设计或是流程是真实可靠的呢?所以我决定还是要去走一趟,纵然失败了,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知道那里需要修改。是要降低标准还是增加自我的锻炼。

本来要报名一个比较小的黄山一日游团队,可以避免大队伍拖拖拉拉的。但是看到那是为年长的人或是有带小孩的人设计的,于是我改变心意了,报名了一个比较长程的团。早上六点三十分出发,下午五点钟回来。其实扣掉大巴,缆车的时间,真正走路的时间是从早上八点走到下午四点半。再扣掉中间吃饭休息,林林总总两个钟头,真正脚踏实地的走路也只有六个半钟头。不过这个六个半钟头还是很吓人的。翻了好几座山,走了好几个悬崖峭壁的石阶路。走到最后四分之一的路程许多人都坐下来做长时间的休息,或是提早回家了,或是花钱雇用轿子了。

 

这次黄山之旅我准备比较充分的是:带了太阳眼镜,一顶有遮后颈的帽子,小电风扇(在等缆车的时候派上了用场),护膝,手杖,干粮,三瓶盐汽水。而且第一瓶在坐缆车上山的时候就已经喝掉了,减轻背包的重量。路上又买了一瓶水。

 

美中不足的地方有:1) 防晒油忘记在酒店了,2) 一开始在路上与人讲话太多,非常消耗心神体力,3) 前一天晚上到酒店时间比较晚,没有得到充分的睡眠。

 

另外也学习到三件功课:1)护膝一开始给我很大的帮助,后来反而成为问题。原来是护膝的钢条擦破了我右边膝盖韧带上的表皮,走路就变成很困难了。2)一开始不知道如何用手杖,走路时快时慢。后来琢磨出要诀,不管是上下坡都有一定的韵律。匀步以后,的确省力了一些。3)适当的鼓励是很有用的。当我快要走到最后一个景点 “迎客松”的时候,已经疲惫不堪了。迎面而来下坡的两位年轻美女对着我大喊 “老人家,加油!迎客松就在前面了”。我为之振奋,加快脚步。其实当时我已经汗流满面,两眼无神,她们是不是美女我都没有看清楚。但是她们鼓励我的美妙声音使得我觉得她们就是美女。

 

总结

 

黄山之旅给了我一个基点。有充分的睡眠,有不影响膝盖的护膝,我是可以一次走四个钟头才需要大休息来吃午餐的。难怪那些分享经验的山友们说他们是一大早就开始走,中午不到十一点就休息了。睡一个午觉,避开炎热的太阳。在阿帕拉契山走五天或是七天,然后下山补充粮食,休息,洗澡一到两天是可行的。我接下来要学习的锻炼是如何克服长时间独自行走的无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