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路历程 008 - 寸金难买寸光阴 (2021 春天)
这几天趁着还没有回去工作,把我心爱的四库全书浓缩版拿出来唸了一下。 一如既往,经史子集里面,经部比较难唸, 集部最让人读的开心。这次我真的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很认真的把琵琶行,长恨歌,满江红,及许多喜欢的诗词歌赋用毛笔仔细地抄写了一遍。写到满江红时,我不禁想到我曾经在一次时间管理的讲演当中居然还高歌了一曲 “满江红”来鼓励公司的同事们。如今也以这首满江红来鼓励读者珍惜时间。大禹尚且珍惜寸阴,我辈当惜分阴。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E411a7VW/?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8
第一阶段,善用时间,增加工作效率 (Do more with less)
我第一次感受到需要学习时间管理是我在大学毕业後在台北工作的时候。公司是早上九点钟才上班,我总是提前很早就到,然后去隔壁一家书店看书。就在那里我学习到许多时间管理的技巧。第一个应用就是如何优化我送货的路线来节省时间。
其实说穿了,所谓善用时间,增加工作效率,就是用最少的时间,有最大的产出。用金钱投资来做比喻就是以最小的投资金额取得最大的回收报酬。把时间拉长来看我们的一整天活动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在高效率的状况之下。所以如何减少甚至去除时间的浪费以及将一些低效率的活动提升为高效率活动也就成为两个重要的时间管理课题。
在如何减少甚至去除时间的浪费,我的第一步是去记录我一周的活动,然后评估那些是浪费时间的活动。第二步是寻找浪费的原因。我记得在一开始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我的自省的能力还不足,我总是归咎浪费时间的原因于外在的因素,譬如各式各样的等待(乘车,等红绿灯,在银行邮局的等待,。。。)或是别人没有给我他们该给我的东西或是该办的事情,或者是我自认为不必要的开会。后来逐渐的我想出方法在等待当中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一开始是随身携带用来背英文单字的卡片(这个好习惯我到现在还维持着,只是背英文单字不多了,改成背圣经经节), 到了中年我喜欢在机场观察进进出出的人生百态,尝试去了解一个人的个性及猜想他下一步会做什么,去那家商店闲逛 ,。。。到了老年我喜欢利用等待的时间背圣经节及祷告,将我的爱心投送到我关心的人。
一般时间管理的书总是列出二三十个甚至更多的时间管理妙招。如果每一个妙招都认真执行,不到三天就累坏了,五分钟热度以后,就放弃了。一个故事帮助我改变了学以致用的方式。在二十世纪初美国最有钱的人是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有如现在的比尔盖兹)。有一天他请教一位顾问如何管理时间,价钱随便他开。结果顾问在一个小纸条上写着:在没有做完一件事以前,不要去做另外一件事,坚持如此行一个星期。 后来这个顾问得到很大一笔钱。故事的精髓就是做事要专心一志。后来我在时间管理的改进项目上一次只专心去除一个坏习惯(譬如:拖延,分心,没有三思而后行,。。。)。请注意,坏习惯是一个自身的问题,不要拿别人做借口。
如何将一些低效率的活动提升为高效率活动是我第一阶段改进的另外一个重点。大部分时间管理的书都是给很多好的点子:如何利用自动的设备来同时来做好几件事情,如何借他人之手完成事情,如何把不同目的的事情合起来一起做(一箭双雕,甚至三雕)。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点子是希望有一些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又希望有时间与朋友交往。结果是与朋友一起去郊游。就好比想吃饭,也想吃蛋, 那就来一个蛋炒饭。
那个认知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到活动的定义不只是一些有期限的具体做事的活动也包括一些影响长远目标建立软实力或是人脉的活动。如何将一些简单甚至枯燥无味的活动升华到一个达成长远目标其中的一个小步骤是需要极大的智慧。
至于使用自动设备,需要考虑到万一事情不如原先设想的话,结果会如何。烤面包机是很方便,但是离开烤面包机去同时做其他的事情,尤其是到眼睛看不到烤面包机的地方,面包会不会烤焦了,会不会引起火灾,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工具虽然能帮助增加工作效率,也要考虑副作用是什么。会不会因此我们就丧失了某一些能力。电脑上的列表很是方便,是不是也因此我们心算的能力也降低了。
借用他人之手完成一些事情,有正面的分工合作的情形,也有负面的利用他人而没有公平对待的情形。要小心使用。古人说:玩物丧志,玩人丧德。戒之!戒之!
结语
时间管理是一辈子的事情,只要我们在这个世上活着还有一口气,还没有进入永恒之前,就是有时间(一天24小时,不多也不少)。老吴的时间管理的心路历程有四个阶段。这篇就先写第一个阶段吧。把
第二阶段(注重效果,增加成就感)
第三阶段(注重实践时间管理的能力)
第四阶段(返璞归真,万事皆有定律)
留到下面几集来写。